欧宝最新登录入口

咨询热线:400-658-0379

联系电话:13526999888

传真:0379-65160018

地址: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与天津路口云峰国际B座402

产品展示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 产品展示

成凤彩:从下岗女工到粮食加工大王

更新时间:2025-11-13 01:09:53来源:欧宝最新登录入口
地处江苏省兴化、东台、大丰三市交界的戴窑镇,有一个全国最大的粮食市场,在这一
相关介绍

  

成凤彩:从下岗女工到粮食加工大王

  地处江苏省兴化、东台、大丰三市交界的戴窑镇,有一个全国最大的粮食市场,在这一个市场上有一个最大的粮食加工公司,目前,该企业拥有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,年销售8000多万元。业主先后被评为兴化市“十佳农民经纪人”、泰州市“优秀员”。她就是“兴化贤人米业有限公司”经理,一个从单位下岗女工到敢于创业的粮食加工大王成凤彩。

  1996年,她从兴化轧花油脂一厂下岗,下岗的滋味是难受的,30刚出头的她感觉自己不能在家吃闲饭,得找点事情做做。丈夫建议她做粮食经纪业务,因为戴窑有个水上粮食市场,许多地方将稻子、大米送到这儿来销售,效益不错,如果再办一个米厂,将农民的稻子取来,经过加工,既减少运输成本,又有利于经营和发展。

  干任何事,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,她想:要办就办个像样的厂,除了购置机器设备外,还得筹建一座经营厂房,预算投资76万元,一些亲属和朋友以及原先的同事听说此事,都替她担忧,有的跑上门来劝他,希望她三思而行,不要头脑发热,盲目投资。她理解他们的好心,但没改变自己的主意,她用东挪西借凑的30多万元,购进了最先进的加工设施,并与戴窑砖瓦厂合作,经过一段时间紧锣密鼓的运作,戴窑地区第一家大型米厂终于建成投产了。

  米厂办起来了,厂长也当上了,可她对大米加工和企业管理一窍不通,是个“门外婆”,但她深知“质量是企业的生命”的道理,企业要生存发展,就必须确定保证产品质量。而产品质量,一靠管理,二靠技术。于是她致力于做好这两方面文章。

  为了提高管理上的水准,她一方面认真学习有关管理方面的书籍,增长管理知识,一方面向富有企业管理经验的请教,在干中学,在学中干,逐步的提升自己的实际能力。她努力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,结合厂里的详细情况,总结出人性化管理、制度化管理和连带管理的管理办法。实行人性化管理、沟通情感,尊重人格,使每一位职工都确立主人公意识;实行制度化管理,加强责任,共同把关,使每一个环节都不出问题。如厂里大米数量上出一次差错,会计、保管、发货的都有连带责任,使每一个人都不敢疏于质量管理。在用人上,她打破那种家庭式的用人陈规,任人唯贤,用外地聘请的米机操作能手郭永发替换了自己的亲戚,聘请了财会人才周安翠,主持财务工作。最近,公司还聘请了上海国营企业的米民专业销售人员、负责上海地区大米销售。

  技术是产品质量的保证。她十分注意技术进步,舍得投资购置先进设备。1999年,她投资70多万元,购进光电色选机,这在全省私营企业中是第一家。投入当年,色选机就为企业增加收益150多万元。

  2001年底,由于光洁度好的大米好卖,一些不法商贩用工业油进行抛光,坑害顾客,使老百姓“谈米色变”。在这种情况下,她投资20万元购进了日本产的左竹抛光机,所加工的大米,不仅光洁度好,而且安全可靠,投放市场后深受顾客喜爱。为了逐步扩大影响,她在工商局的帮助下,申请注册了“贤人”牌商标,使企业在强手如林的粮食交易市场上一枝独秀。“贤人”品牌叫响后,他们生产的大米不仅进入了上海大市场,而且很快打进了上海农工商、华联、联华三大超市。这一次,她尝到了先进的技术的甜头,因此,在以后的技改上总不顾一切代价,仅去年技改投入就达到了120万元。

  诚信是一种非货币性资产,一个企业只有讲诚信,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。1997年,靖江粮食局一行3人到兴化考察,他们先后跑了8家米厂都不太满意。当时他们从她的厂前路过,车子已逝去100多米了,其中一人说,刚才看到一家米厂,再进去看看吧。当他们到厂里看了机械、米样,听了她的报价,领头的曹经理当场拍板,愿意购买她的大米,并把出差费和零花钱拿出来,作为定金,与她签订了长期合作经营合同书。曹经理对她说“我们真有缘分,我在兴化跑了这么多厂,他们以为我不了解行情,开口报价总高出米市场一角多。还是你实在可信!”

  2002年初,苏南一家公司从她厂购了120吨大米,运至江阴码头时,对方发现有几包潮湿的大米,得知情况后,她立即打电话请人查明真实情况,原来潮湿的大米是在运输途中被浪打湿的。虽不是厂里的责任,但她还是立即派车送去大米换下了受潮的大米。事后,此公司老总专门打电话表示感谢。

  当初创办企业时,她心里就存了“学故里贤人,为百姓造福”的心愿。2000年,农民卖粮难,她冒着风险,拿出300万元资金收购稻谷,并实行保护价。后来,尽管自己做了努力,进行精心加工,想方设法销售,结果还是亏了几万元。让利农民,她一点不心疼;给农民带来实惠,是她最大的欣慰。这些年来,在她的带动下,戴窑镇兴办了60多家加工厂,不仅促进了粮食市场的繁荣,增加了农民的收入,还解决了闲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。在镇政府的支持下,她又建立了绿色食品生产基地,与2000多农户签订了粮食合同,实行保护价收购,价格每斤高出市场价5分多。